王恭〔明代〕
蜻蜓转逐断香飞,歌鸟残春听渐稀。为报琅玕应结子,荒山秋晚凤凰饥。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次吴说避地白岩山中书怀韵
邓仁宪 〔宋代〕
往复无间
释重顯 〔宋代〕
惜黄花·大仙师父
王哲 〔金朝〕
闲居
张籍 〔唐代〕
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
汪元量 〔宋代〕
风幡堂
方信孺 〔宋代〕
苏幕遮·采壶中
高道宽 〔元代〕
题扬州琼花
胡炳文 〔宋代〕
扬州观里琼花树,何代人间得此栽。素质偏宜琳馆护,灵根端自玉京来。
九天甘露曾亲浥,三月群芳敢并开。折得一枝春正好,纶巾斜插下瑶台。
未到丹徒二十里间,见石翁石婆
杨万里 〔宋代〕
和张王臣郊游韵三首
廖行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