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探幽识灵境,习静爱古刹。林风落昙花,山翠湿衣葛。
心空惬道腴,神清悟禅悦。高兴殊未穷,残钟下微月。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次温伯用林公正、刘庆充倡和韵
范成大 〔宋代〕
示叶元古
杨简 〔宋代〕
暮冬夜坐寄岫禅者
释重顯 〔宋代〕
次韵酬姜孝杰雪中见寄
曾丰 〔宋代〕
九月十六日游南内值大风雨归而雪满西岫矣
徐渭 〔明代〕
新酿熟小酌索笑亭
陆游 〔宋代〕
西江月 赠善友
李道纯 〔元代〕
至道本无言说,全凭立志刚坚。心常不昧究根源。
一月千潭普见。
会取击风捕影,便知火里栽莲。任他海水变桑田。
只这本来无变。
赠张山人谈命
姚勉 〔宋代〕
舟中忆邵景说寄张子退
夏完淳 〔明代〕
登临泽国半荆榛,战伐年年鬼哭新。一水晴波青翰舫,孤灯暮雨白纶巾。何时壮志酬明主?几日浮生哭故人。万里腾飞仍有路,莫愁四海正风尘。
三堂道中寄公卷
吴则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