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偕陈处士宿桓山禅室次韵
王恭 〔明代〕
探幽识灵境,习静爱古刹。林风落昙花,山翠湿衣葛。
心空惬道腴,神清悟禅悦。高兴殊未穷,残钟下微月。
慈乌
朝天寒陇莫霜林,来往长悬反哺心。借女庭前双栗树,空山不用结巢深。
三山林文质索咏鹤骨笛
谁窍青田一片霜,宛疑横吹到山阳。声兼陇水将魂断,曲尽梅花带髓香。
华表仙歌惊落月,瑶台秋梦怨清商。唯应吹上天坛去,好伴云璈事玉皇。
暮春赠别方陈二公游泉城
惆怅又分襟,江亭酒缓斟。桐花衣上雨,杨柳笛中音。
醉忆平原剑,闲销季子金。五陵鞍马尽,恐负少年心。
冶城送人之金陵
越王台下送离觞,回首关河路渺茫。别后相思孤笛夜,凤凰台下有微霜。
去妇词
仲秋送人之塞上
河洲始鸣雁,白露沾我衣。念子背乡国,秋风度金微。
举头见黄叶,倏忽四散飞。如彼远游子,飘泊何当归。
人生无百年,会面安可希。行当慎霜霰,皓首以为期。
寄胄监郑助教并董鲁府记室 其一
秋声昨夜满凉天,多少离情梦日边。垂老更堪逢此别,如何王谢惜中年。
浮丘郑公国子助教余病不能饯寄诗以别 其一
成均典教遂忘机,圣主恩深许暂归。疋马又从江上别,孤舟还向雁边微。
初霜落叶惊吴苑,夜火寒砧入帝畿。自笑不才逢盛世,故山空老薜萝衣。
书江山别意图送羽人还神乐观
羽人何处去,归事玉宸君。飞佩花间别,横箫鹤上闻。
过关闽树断,絓席楚江分。想到斋宫夕,圜丘候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