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食西村作却忆秀兄

刘应陛 刘应陛〔清代〕

寒食孤村路,微风野岸花。行吟望春水,夜雨宿山家。

云气浮高树,滩声落远沙。相思芳草外,回首即天涯。

刘应陛

刘应陛

刘应陛,字觐宸,号胎簪,信阳人。乾隆乙酉举人。有《胎簪山房诗稿》。

猜您喜欢

陈时柏

程珌程珌 〔宋代〕

陈未亡时柏已苍,风来历历说兴亡。
世臣元不如乔木,阅尽中原几战场。

高阳台 灯前梅影一枝,意态娟好,作忆梅词

程颂万程颂万 〔清代〕

残雪黏帘,瘦禽啼月,忍寒偏是黄昏。一水溪桥,阿谁更倚重门。

淡妆缥缈无寻处,向吟边、细诉芳魂。恼相思,一点残灯,一个愁人。

婵娟风露空山杳,甚枝南枝北,犹殢香温。冷梦相偎,于今梦也无痕。

惜花人别花枝瘦,剩银屏、空锁娇云。好教他,槛外篱边,休种愁根。

武兴解舟

华岳华岳 〔宋代〕

西风落日楚江头,秋水已平鹦鹉洲。
烟树接天迷送旆,浪花翻雪喷行舟。
三杯万事我已饱,一日千里谁能留。
见说平戎新遣使,班超投笔已封侯。

题道岩二十韵

黄诰黄诰 〔宋代〕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来遗我仙岩图。
一堆盘石东西向,凿破混沌中心虚。
欲知地面深且广,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炉。
席帽近南犹仰视,云盖一峰蟠北隅。
前岩后岩为表裹,直过可以肩篮舆。
吴许遗留试剑石,葛艾弃置烧丹炉。
当时俗眼固不识,一旦脱屣朝清都。
至今丹井泉源涌,下接三江连五湖。
春来桃李开锦绣,宛在武陵溪上居。
人间酷热不能到,清风白水摇芙蕖。
霜飞雪落万木死,玉叶青青长不枯。
三清殿前拜章夜,香绕真仪七十躯。
月光射入嵌空内,皎皎寒冰在玉壶。
老龙耽睡忽惊觉,一霎万顷沾膏腴。
物无疵疠年谷热,有感则通如合符。
本朝图经自该说,厥后荒废成丘墟。
元周抵掌来必葺,十四年间复古初。
崇宁天子降明诏,废者使兴传圣谟。
郡邑何时能剡奏,毕封之祝相欢呼。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庭芳·促织儿

张鎡张鎡 〔宋代〕

月洗高梧,露漙幽草,宝钗楼外秋深。土花沿翠,萤火坠墙阴。静听寒声断续,微韵转、凄咽悲沉。争求侣,殷勤劝织,促破晓机心。
儿时,曾记得,呼灯灌穴,敛步随音。任满身花影,犹自追寻。携向华堂戏斗,亭台小、笼巧妆金。今休说,从渠床下,凉夜伴孤吟。

孟子·忧忧喜喜

陈普陈普 〔宋代〕

骨肉真情出不期,捐阶盖井我何知。
风埃满目间来往,天性曾无一点疵。

无题

唐寅唐寅 〔明代〕

便纵拼争反下游,随波逐浪讵惭愁。
庸夫碌碌惟虚灭,烈士昂昂岂罢休。
说法双关如此乐,听诗万首向何忧。
孤芳自赏雕虫老,兴尽尘封故纸楼。

大悲观音栴檀像

释遵式释遵式 〔宋代〕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南无总持功德藏,三世十方诸佛印。
消除三障无诸恶,五眼具足成菩提。
未来际劫誓修行,普使众生护无畏。
南无文殊普贤尊,一切智行圆满海。
金刚藏及金刚手,得大势等诸大士。
声闻辟支贤圣众,愿以慈眼普瞻视。
我今南无赞三宝,为欲深游大悲海。
南无大悲救厄者,昔曾值佛观世音。
入彼如来所入门,故佛授与同名号。
从闻解说六尘缚,如声度垣不能碍。
由斯遍入微尘国,普现微尘自在身。
一一身宣总持句,施与众生无畏法。
是故娑婆世界中,皆号为施无畏者。
我昔经中值密言,能除三障名消伏。
佛称功德难思议,故我常持不敢忘。
誓向当来大劫海,遍将此句救诸苦。
为求大士加持力,故造栴檀持呪形。
烁迦罗首金色容,具足七数端严相。
母陀罗臂百千福,次第有六捉持异。
贝多叶经并宝印,华果澡鑵及杨枝。
无隙白檀雕所成,一一皆合契经造。
及状我身长跪地,顶戴吉祥安乐人。
观世音名依定实,必闻我今发大愿。
牟尼经像比丘僧,愿住世间常不灭。
护持国土与众生,普令摄取菩提愿。
三宝神呪天龙等,大悲感应大誓力。
一切同护圣尊仪,犹若金刚常不坏。
如是成就十四愿,悉为菩提及含识。
南无闻名救厄者,南无世间慈悲父。
南无施我无畏力,南无令我满诸愿。
闻名见身心念者,南无一切无空过。
我今次第说所愿,尊应一一遍垂听。

七月二十日被檄考试出门

项安世项安世 〔宋代〕

阿婆少也不如人,更说秋来白发新。
欲按新声忘旧谱,画鸾歌扇久生尘。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沧浪亭记

归有光归有光 〔明代〕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