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行行重行行,行经铁柱观。为问锁蛟人,飞升乃何岸。
滕王迹已空,苏张隔湖畔。谁云死不亡,啸歌复长叹。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送邓士曾给事以言事谪金坛名继曾
杨慎 〔明代〕
千里泛沧波,孤踪寄薜萝。风尘随燕雀,水国傍鼋鼍。
湘浦捐春佩,承明待晚珂。华阳虽咫尺,未许听仙歌。
读锦帆集怀卓老
汤显祖 〔明代〕
和乐天为张建封侍儿盼盼作仍继五篇 其三
姜特立 〔宋代〕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四五枝。日月其除岁云暮,诗人此意报君知。
阐提歌
释梵琮 〔宋代〕
连日二相过史局,不到省中,後园杏花开尽
杨万里 〔宋代〕
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水调歌头·橘记一年景
佚名 〔宋代〕
再呈伯潜
赵蕃 〔宋代〕
秋兴
张昱 〔元代〕
延秀阁和顾太湖韵
马湘兰 〔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