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别

王维 王维〔唐代〕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明年 一作:年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西坠把柴门关闭。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掩:关闭。柴扉:柴门。
明年:一作“年年”。
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赏析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象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用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用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象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读必自会从其中看到诗中人的寂寞神态、怅惘心情;同时也会想:继日暮而来的是黑夜,在柴门关闭后又将何以打发这漫漫长夜呢?这句外留下的空白,更是使人低回想象于无穷的。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楚辞·招隐士暮“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唐汝询在《唐诗解暮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象,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象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

  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显示深厚、真挚的感情,令人神远。这首《山中送别暮诗就是这样的。▲

创作背景

  王维在山中送别友人后,作这首小诗以表达自己期盼能与友人来年再聚。因资料缺乏,此诗创作时间在何年、送别对象为何人,均难以确证。

简析

  《送别》是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其题材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它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意中有意,味外有味,匠心独运,耐人咀嚼。

王维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猜您喜欢

太庙致斋答韩舍人简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斋舍隔墙东,萧萧槐树风。
声颜虽不接,翰墨遽能通。
未说凉堪饮,唯愁赋少工。
此焉知素拙,试与问杨雄。

荆门别王峻封

刘士璋刘士璋 〔清代〕

下马邮亭饮君酒,君醉不辞酌以斗,故人情笃重分手。

并行共宿三旬同,长途渺渺随秋风,河梁一赋嗟西东。

人生聚散岂非数,他日相逢定何处,我返自崖君且去。

水龙吟 甲申七月二十六日,偕王居仁仲武小

许有壬许有壬 〔元代〕

洹堂半月三来,小庭日见添佳致。苍稂疏瘦,黄葵高洁,玉簪清丽。林影波光,新晴景物,嫩凉天气。对溪山如此,田园归去,除诗酒、浑无事。烂漫乡邻鸡黍,比当年、鼎烹加味。古今都说,浮云春梦,功名富贵。何事迷途,直临老境,才寻平地。把尘寰休问,菊花行绽,请重来醉。

与青原正庵老

刘过刘过 〔宋代〕

倦行老矣偏东南,最后青原识正庵。
无法更求身外说。有祥应向意中参。
春风绕寺雨花坠,石鼎烹花泉味甘。
暂痈尘嚣聊税驾,与君相对款清谈。

刘望之刘望之 〔宋代〕

闻说南州异,寒来正月并。

偈颂一百零二首

释慧远释慧远 〔宋代〕

老婆二八少年时,羞向人前舞枯枝。
而今要嫁便改嫁,谁管傍人说是非。

过新蓬二岭

王迈王迈 〔宋代〕

世路年来熟险巇,那堪炎火正宣威。
足摩青壁顶头过,心逐白云天外飞。
瀑布有愁客耳多,山禽无语怪儒衣。
田翁怜我鞋根湿,为说林梢已夕晖。

闻东轩讣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君给相如札,吾方长道山。
燕犹栖旧垒,驹已养天闲。
位逼将求说,书来欲铸颜。
柰何化鹤去,不见珥貂还。

挽南皋刘二先生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久无羔雁聘遗贤,白首邱园气最全。
聊与荆公续诗选,不闻谯叟入经筵。
讲师翁庶几三昧,朴学余才说一篇。
两侍细旃莫推挽,谀需此愧若为湔。

高九万见示落星长句赋此答之

戴复古戴复古 〔宋代〕

天星堕地化为石,老佛占作青莲宫。
东来海若献秋水,琼以碧波千万重。
云根直下数百丈,时吐光焰惊鱼龙。
凤凰群飞拥其后,对面庐阜之诸峰。
阴晴风雨多态度,日日举目看不同。
高髯能诗复能画,自说此景难形容。
且好收拾藏胸中,养成笔力可扛鼎,
然后一发妙夺造化功。高髯高髯须貌取,
万物升沉元有数。吾闻此石三千年,
复化为星上天去。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