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湖上晚归

林逋 林逋〔宋代〕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躺卧船中,头枕船舷,回家的念头清清如水。视野之中,佳山妙水,简直让人担心是否误入了蓬莱、瀛洲那样的仙境。
长桥卧波,秋叶染霜,景色怡人;寺庙幽深,云峰斜倚,晚晴正好。
翠鸟裹着湿气,疾飞而逝,如同在躲避我;红色的莲花亭亭玉立,香气袅袅,又像在迎接我。
依稀之间,我逐渐接近住所,从林木藤萝的缝隙中传来隐隐约约的鸡鸣犬吠之声。

注释
望中:视野之中。
蓬瀛:蓬莱和瀛洲 。都是神山名,相传为仙人所居之处。亦泛指仙境。
红蕖:红色的荷花。▲

赏析

  这首诗写湖上晚归所见秋天傍晚的景致,题材本属熟见,然而由于作者体察入微而又匠心独具,诗人不仅精择富于特征的意象构筑画面,而且炼字锻句,真切地传达了他的感受,铸塑出一种独特的美的意境。全诗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首先点出自己乘船回家,途中景色迷人,仿佛幻境。诗人举目四望,周围碧波荡漾、云雾茫茫,小船好像正在蓬瀛仙界里穿行。接下来进一步展现归途中的静态景象,时值秋天、色彩斑斓,小桥流水、山寺云峰,都在夕阳晚照之中显得非常宁静。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颈联转而描写归飞的小鸟和水中的红莲,刚下过一阵小雨,鸟儿的翅膀湿漉漉的,正安静地栖息在水草边。客舟的船桨惊动了它,鸟儿赶紧振翅飞走。湖面上微风轻拂,粉红色的荷花姿态婀娜,仿佛正在热情地欢迎诗人的归来。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如见避”“似相迎”,细腻生动地展现了湖面上的动植物,也传达出诗人愉悦的心情。终于靠近目的地了,结尾表达了作者恬淡的心境,船儿虽然不紧不慢地在水面行驶,但是因为风平浪静,不知不觉地就到达了小岛,诗人远远地就能听到鸡鸣、犬吠之声。结尾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以鸡鸣、犬吠之声的声音来反衬居住地的静谧美好的景色,突出了环境的幽静,表达了作者恬淡闲适的心境。诗人化用屈原作品中的句子,“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作者以此表明自己甘心隐逸、不求名利的决心。 ▲

林逋

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猜您喜欢

依韵和吴正仲赤目见寄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寻常不病眼,青白看人多。
暂见朱成碧,难逢扁与和。
金篦旧说在,诃子古方磨。
我自苦风痹,思君那得过。

读史怀友

唐泾唐泾 〔宋代〕

羞登广武议英雄,匣却吴钩韬却弓。幕下清谈王太尉,门前白马褚司空。

一编衮斧风尘表,千古纲常天壤中。说与华阴扪虱老,何曾正朔在江东。

春日就李东木孝帘馆舍沽醉留诗 其二

王太岳王太岳 〔清代〕

朱弦且辍奏,《白纻》亦停吟。尊酒了无闷,春风相响斟。

修旻终古色,残草夕阳心。谭宴珍玄发,丹砂懒重寻。

春光好·禁烟却酿新愁

葛立方葛立方 〔宋代〕

禁烟却酿新愁。正系马、清淮渡头。後日清明催叠鼓,应在扬州。归时元已临流。要绮陌、芳郊恣游。三月羁怀当一洗,莫放觥筹。

留别李君君颇有归意而未遂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酌我樽中酒,知君羡北归。
如何沙上鸟,远逐片帆飞。

悼赵忠定

敖陶孙敖陶孙 〔宋代〕

左手旋乾右转坤,群公相扇动流言。
狼胡无地归姬旦,鱼腹终天痛屈原。
一死固知公所欠,孤忠赖有史长存。
九原若遇韩忠献,休说渠家末代孙。

紫金山和白乐天二首示印岳印中诸子 其一

何南凤何南凤 〔明代〕

人生贵适性,何必慕荣达。畏彼衣冠劳,去家时削发。

囊中无羡钱,传食作生活。在处有青山,山山好看月。

乙未和孟天炜都司见寄五首 其五

顾瑛顾瑛 〔元代〕

闻道君王自早参,每虚前席问江南。何人医手如秦缓,有客能棋似李憨。

和子骏洛中书事

司马光司马光 〔宋代〕

西都自古繁华地,冠盖优游萃五方。
比户清风人种竹,满川浓渌土宜桑。
鉴龙山断开天阙,导洛波回载羽觞。
况有耆英诗酒乐,问君何处不如唐。

【仙吕】一半儿_手帕藕丝纤

王举之王举之 〔元代〕

手帕

藕丝纤腻织春愁,粉线轻盈惹暮秋,银叶拭残香脸羞。玉温柔,一半儿啼痕一半儿酒。

开书

泪痕香沁污鲛,墨迹淋漓损兔毫,心渺茫云路遥。念奴娇,一半儿行书一半儿草。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