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天柱峰
陈岩 〔宋代〕
以诗句咏梅·巡檐说尽心期事
方蒙仲 〔宋代〕
送小师淳真参雪窦
释普度 〔宋代〕
咏鸡头
员兴宗 〔宋代〕
送延平二堂长
陈宓 〔宋代〕
余为成都帅司参议成将军汉卿为成都路兵钤相
陆游 〔宋代〕
铜陵执热书怀十首,时苦旱 其五
邓云霄 〔明代〕
纵有冰纨扇,难消大块炉。玄霜何日致,肺病几时苏。
河朔须豪饮,肥𧒭立可屠。铜陵多洞穴,怪不类宜都。
饮酒望西山戏咏
六言 其三
章甫 〔宋代〕
从来钟鼎无梦,是处林泉可家。料事颇知风雨,逢人且说桑麻。
襄州护漕使者侯寄示所作快目亭记辞多慷慨予
张栻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