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孙生康祖从予海陵予荐之滁守赵叔明之门送以
孙应时 〔宋代〕
司业口占绝句奇甚铨辄用韵和呈效吴体
胡铨 〔宋代〕
次韵酬姜孝杰雪中见寄
曾丰 〔宋代〕
赠铁面王说易
马廷鸾 〔宋代〕
过西山遇雨晚晴乘凉以归
虞俦 〔宋代〕
堪笑
方岳 〔宋代〕
十一月十四夜听水斋同苏盦待月即送北行
陈宝琛 〔清代〕
树静泉枯谷气寒,灭灯不语对凭栏。断钟坠涧无寻处,佳月笼云恣赏难。
却向山中谋小集,试从别后忆今欢。戒坛潭柘何能忘,为渡浑河取次看。
缺题
桃花仕女 〔明代〕
赠张山人谈命
姚勉 〔宋代〕
雨中游杖锡
舒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