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处处。绕飞絮。纱帽郎今何处去。章台折尽长条树。
樗子街头重遇。玉瓶金盏灯前注。愁煞夜乌啼曙。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往复无间
释重顯 〔宋代〕
为潘惟深题松阴独坐图
陈枨 〔明代〕
盘石翳悬萝,飞流下层巘。抱琴何处来,心与孤云远。
众鸟天际还,林光澹将晚。为爱松风清,坐来不知返。
次韵答陈仲思
邓深 〔宋代〕
吴江三高祠·陆龟蒙
叶茵 〔宋代〕
送王团练赴边
徐贲 〔元代〕
怀同舍石天民编修
陈傅良 〔宋代〕
呈赵常德四首 其一
赵蕃 〔宋代〕
东南米最贱,旧说湖南北。及今身见之,价岂下江国。
此行为米来,对此增叹息。人谓使君贤,宁虑有失职。
古意二首赠刘子 其二
徐祯卿 〔明代〕
楚妃一失宠,独宿楚江阴。虽念容华落,终怜缱绻心。
闻说章台畔,畋游欢自淫。今日宫中事,不言谗妒深。
宣和五年二月初九日偶书呈如公妙空禅师
朱济道 〔宋代〕
送浩侄成都学官
李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