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绝句·其二

陆游 陆游〔宋代〕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着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树梅花长在背阴的山谷,加上枝条伸向北方,阳光终年罕至,所以每年开花总是比较迟。
但你可知道它那高尚的气节、优美的风度?要知道,当它吐苞,正是那冰雪覆盖、最为严酷的寒冬时节啊!

注释
幽谷:深幽的山谷。北枝:北向不朝阳的树枝。
自分(fèn):自己料定。著花:开花。
高标逸韵:高尚的气格,俊逸的风韵。标,标格,风度、气概之意。

创作背景

  嘉泰二年(1202)一月,陆游退居故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七十八岁。作者已被罢官归园田居十二年陆游爱花,特别喜爱梅花。此时北宋灭国,陆游处于政治势力的边缘,资历不高,又力主北伐,长时间得不到当权派的重用,但他的心中确实仍有期待。当作者看到梅花有感而发。

赏析

  这实际是一首标准的况物自比的咏梅诗。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武双全,年轻时意气风发,曾有一首词自赞:“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北宋灭国,是陆游一生中永远的痛,他一怀忠贞,念念不忘北伐,但一直得不到南宋小朝廷的重用,直至死去,中国人都熟悉他“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的诗句,这首诗所表达的情绪也是相通的,反应的是在诗人特有的政治处境下,心念复国,若有所待,非常幽微,非常复杂的心理状态。

  从诗比较明朗的格调上看,这应是陆游中年时期的作品,当时的政治空气应该是,偏安势力牢牢控制政局,北伐派的处境至为严酷。

  “幽谷那堪更北枝, 年年自分着花迟。”说的是诗人自忖处于政治势力的边缘,资历不高,又力主北伐,长时间得不到当权派的重用是自然的事。

  但是,他的心中确实仍有期待。年复一年的等待并没让他感觉到绝望,“自分”二字准确地传达出了他的这种心态。

  要知道,在当时的氛围中,能保持这样比较舒解,比较积极的心态并不容易!

  就像这眼前大雪覆盖,依然含苞待放的梅花一样——你可能理解到,那雪中咏诗之人的高标逸韵?……

  浓烈的诗情画意,夹杂着无法言说的身世之感,虚实相照,浑然一体,烘托出一种清逸深幽的特殊美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惯有风格,也是我们的祖先奉献给世界文学宝库的一份独到财产。▲

陆游

陆游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猜您喜欢

莺啼序·说笔

黄之隽黄之隽 〔清代〕

毛锥愤然跃起,向黄生诮骂。我依汝、寒雪秋萤,每生鲜蕊如赭:枉劳却、霜颠杵杵,几回贬我西风价。

愿退归泥冢,今宵与君辞也。欲答还惭,贱子有罪,幸中书宥赦。

打蕉雨、常送凄凉,舍君谁伴长夜。益州来、鸾笺十版,邺中到、雀台一瓦。

暂陪君、联个因缘,顺时聊且。他年脱颖,共尔高飞,厕玉堂金马。

奉帝诏、撰词木芍,草赋长杨,一腕云烟,彩毫浓写。

雕犀制格,镂金装管,珊瑚十丈镌为架。盥蔷薇、秋露垂垂洒。

风灵雨怪,遥携蛇影龙魂,万里勇赴其下。朝回解橐,付与涛姬,许玉纤共把。

惯用尔、双蛾青到,对镜工描,两蝶黄来,倚窗学画。

芳津润汝,脂唇呵汝,鼠须麟角风流老,待功成、才劝中书驾。

锥兮掩帽垂头,一笑而行,汝言尽假。

闻江开客淮上未归寄五律三章 其一

姚燮姚燮 〔清代〕

潦倒庐江客,中原一骑游。姓名关吏熟,文字路人求。

自负心能壮,何知鬓易秋?西风近崚厉,劝尔且归休。

酬处才上人

王禹称王禹称 〔宋代〕

我闻三代淳且质,华人熙熙谁信佛。茹蔬剃发在西戎,胡法不敢干华风。

周家子孙何不肖,奢淫惛乱隳王道。秦皇汉帝又杂霸,只以威刑取天下。

苍生哀苦不自知,从此中国思蛮夷。无端更作金人梦,万里迎来万民重。

为君为相犹归依,嗤嗤聋俗谁敢非。若教都似周公时,生民岂肯须披缁。

可怜嗷嗷避征役,半入金田不耕织。君子之道动即穷,亦有贤达藏其中。

上人来自九华山,叩门遗我琼瑶编。铮铮五轴馀百篇,定交仍以书为先。

书中不说经,文中不言佛,有心直欲兴文物。感师自远来相亲,为师画卦成同人。

出门无咎非群分,袈裟墨绶何足云。

青楼怨寄郭生(二首)

景翩翩景翩翩 〔明代〕

兀坐掩房栊,捧心讵娇态。
闻说金张儿,懒出堂前拜。

自淮阳还里中抵舍一夕即为通川之行

张绍文张绍文 〔宋代〕

喜得归来席未安,又携书剑上江干。
莫陪亲戚话情愫,空指溪山说肺肝。
客路几程来杳杳,天涯二棹去漫漫。
故乡又被江云隔,写得诗成欲寄难。

古函关

皮日休皮日休 〔唐代〕

破落古关城,犹能扼帝京。今朝行客过,不待晓鸡鸣。

高南仲自云间归退轩盖明府以四诗送之末章专以见及南仲索和遂次其韵 其一

孙应时孙应时 〔宋代〕

丽泽存相益,和羹忌苟同。别怀长耿耿,见日苦匆匆。

经派惩燕说,词源味国风。平生子陈子,一瓣记南丰。

五月一日过贵溪舟中苦热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半月阴凉天气佳,今朝新暑不饶些。
一生怕热长逢热,千里还家未到家。
入却船来那得出,恰方日午几时斜。
劝君莫爱高官职,行路难时却怨嗟。

题进月堂

杨简杨简 〔宋代〕

我有一轮月,不圆又不缺。
更无昼与夜,光耀常洞彻。
纵有蔀屋遮,亦莫之閒绝。
将此之为烛,难作进退说。

少年行(原六首散佚一首)

黄克晦黄克晦 〔明代〕

云起南台墨未浓,俄然一雨暗千峰。
篙师解说当年事,台下分明有白龙。
越王城里九山分,只见三山翠入云。
山下有山看不得,奴从何处可逢君。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