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题冷泉亭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温。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亭前两旁的古杉劲直挺拔,就像一群衣冠楚楚的官员拱立在道路两旁。渐渐地我听到青翠的山谷里传来泉水声,有如群仙从东而下,身上的佩环琤琮作响。谁能相信这座奇峰是从天竺国飞来,将千丈青壁罗列在西湖边上?这是当年神仙用玉斧削下的方壶山,现在它的来历却无人能知端详。
山上的草木都因水分充足而茂密茁壮,绿玉般的竹林更显得清润。冷泉的流水就像秋天的白露,又好似琼珠落地聚成了波浪。我驾着小舟横渡这清澈碧绿的潭水,到达了对岸高耸的冷泉亭。我乘着酒兴起舞,身影如鸾凤在摇荡;我放声高歌,可莫让水底的鱼龙悲泣。这里的景物与我老家济南多相像,可恨如今我流落江南,客居他乡!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
冷泉亭:亭在西湖灵隐寺西南飞来峰下的深水潭中,为西湖名胜之一。据《临安志》,此亭为唐时建筑,白居易任刺史时,曾作《冷泉亭记》,并刻石于亭上。宋时移至飞来峰对岸。
直节:劲直挺拔貌,指杉树。
冠缨(yīng):帽子与帽带,代指衣冠楚楚的士大夫。缨,帽带。拱立:拱手而立。
“渐翠谷”二句:翠谷泉声优美,如仙女佩环琤琮有声。渐,领字,此有渐渐深入之意。珮环:玉制的饰物。
天峰飞堕:据《临安志》引《舆地志》裁,传说东晋时,有天竺(今印度)僧慧理见此山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因称其峰为“飞来峰”。
方壶:神话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说渤海之东有五座仙山,所居皆仙圣。“方壶”即其中的一座。
琅玕(láng gān):原指青色美玉,此指绿竹。
琼珠:喻指露珠。
危亭:高亭,指冷泉亭。
玉渊澄碧:潭水深绿清澈。渊:深水潭,指冷泉。
鸾(luán)凤:传说中的两种神鸟,常喻脱俗不凡之士。
浩歌:放声歌唱。鱼龙泣:官水中鱼龙为之动情。
风物本吾家:指冷泉亭景色与其家乡风光极为相似。风物,风光景物。吾家,指作者老家历城(今济南)。▲

创作背景

  辛弃疾在南归之后、隐居带湖之前,曾三度在临安做宫,但时间都很短。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他三十一岁时,夏五月受任司农寺主簿,至七年春出知滁州。这是他第一次任职于临安,也是三次中时间较长的一次,这首词可能就是这一次在杭州任上作的。作者于某个秋日游览了飞来峰下冷泉亭,这里美不胜收的风景使作者联想到了家乡相似的风景,顿生感慨,创作了这首词。

赏析

  这是一首咏冷泉亭的写景抒情词。上片主要运用拟人手法描写冷泉亭一带景物,自上而下,形象生动,下片写登冷泉亭后所见和感想,最后点明题意,寄托了作者渴望收复国土、重返故乡的深情。

  上阙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来描绘冷泉亭一带的景物。从上至下,先从附近的山林和流泉曲涧开始描述。“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这句话形容了山路两旁,那些高大挺拔的树木,像戴着冠缨的官吏一样,气概堂堂地夹道拱立。这在修辞上是拟人手法;在句法上是形容句置在主句之前。随着视线向下,那些翠绿的溪谷,其流泉的声音如同群仙东下时佩戴的环佩叮当作响。“渐翠谷、群仙东下,佩环声急。”这种声音的描绘,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可以听到那清澈的流水声。其意本于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这也是拟人的写法。上一层以列队官吏拟路旁树木,有气势,但不易领会,稍嫌晦涩;这一层比拟,由粗入细,形象自然、优美,比较容易理解。“辛词才气横溢,常不择粗细”,信手拈来,但都能灵活驱使,此处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下面四句,集中写飞来峰,由“谁信”二字直领到底。飞来峰并不高,但是形势奇矫如灵鹫,有矫龙、奔象、伏虎、惊猿等名称,是因为远看有高峻之感。“天峰飞堕地”,状飞来;“傍湖”,指明所在之地;“千丈”,状高;“青壁”,承“天峰堕地”;“开”承“飞”字。“谁信”二句描写飞来峰,气势雄伟,但和起两句比较,则辞意细密,峭而不粗。“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句中意思是:飞来峰像是仙人用“玉斧”削成的神山一样,可惜时间一久,沧桑变幻,现在已无人能认识它“当年”的来历和面貌。这样的结尾,既补充了对飞来峰的描写,又使整段描述更加完整和谐。

  下阕描述了在冷泉亭的活动以及所引发的感想。“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这四句描绘了冷泉亭周围的木石,因为秋露的滋润,这些木石都呈现出湿润的质感。“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这句话描绘了游人跨过危险的小亭,看到了秋天流水澄清如碧玉的景象。以上几句,调子承接上阕的结尾,仍然保持舒缓平和。“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这两句描述了游人在亭中醉舞,摇曳着鸾凤的影子,同时高歌不已,歌声响彻云霄,仿佛惊动了水中的鱼龙。“转写自己游亭活动,触动豪情和身世,调子又转为豪迈激昂。”“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这二句正可说明其内在与复杂的原因。作者的家乡在历城,是山东的“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胜地,有著名的七十二泉,其中也有叫冷泉的;那里大明湖、趵突泉附近有许多著名亭子,如历下亭、水香亭、水西亭、观澜亭,也有可观的美景。“风物本吾家”,意思是说冷泉亭周围的景物与作者的家乡有许多相似之处。作者离开故乡后,一直无法回到故乡,心中充满了无限的伤感。他试图通过醉中的歌舞来排遣这种伤感,但事实上这种伤感是无法排遣的。他的话语平淡而含蓄,“恨”却是非常深沉的。这个“恨”不仅是对个人思乡之情的遗憾,更是对整个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强烈同情。

  这首词,在艺术手法上,很有特色。其一,写冷泉亭并不直奔题旨,而是挥洒笔墨,着意渲染周围环境。作者沿着其游踪来写,由大到小,由远到近,把夹道古杉、翠谷泉声、飞来峰、冷泉亭细节一一展现出来,颇有曲径通幽、胜景迭至的盼望感。这就是绘画画水时“写水之前后左右”。其二,或拟人,或比喻,或诘问,或推测,并融相关神话传说为一炉,笔法摇曳多变,创造出清奇灵幻的艺术胜境,引人遐思。▲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祁阳行

杨基杨基 〔明代〕

黄鹤楼前汉阳雪,岳阳楼前洞庭月。
自谓人间无此清,到处相逢向人说。
祁阳江头春更佳,仿佛似是神仙家。
黄莺乱啼万竿竹,绿水萦抱千株花。
千红万碧深相映,鸡犬无声茅屋静。
野老回头唤不应,匆匆况是通名姓。
水流花落岸东西,只隔疏帘路已迷。
天下于今皆乐土,何须更觅武陵溪。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杜甫杜甫 〔唐代〕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教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虽老赤心存。
竟能尽说诸侯入,知有从来天子尊。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

颂古九首

释了演释了演 〔宋代〕

沩山得体,仰山得用。
体用俱全,梦中说梦。

论诗绝句依老人韵

林泳林泳 〔宋代〕

删后纷纷竞长雄,诗家妙处几家同。
门前荒草深三尺,老艾当年说国风。

三月十六日石湖书事三首 其三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湖光明可鉴,山色净如沐。閒心惬旧观,愁眼快奇瞩。

依然北窗下,凝尘满书簏。访我乌皮几,拂我青毡褥。

荒哉赋远游,幸甚遂初服。老红饯馀春,众绿自幽馥。

好风吹晚晴,斜照入疏竹。兀坐胎息匀,不觉清梦熟。

金陵杂兴二百首

苏泂苏泂 〔宋代〕

南轩门第老袁三,将业江湖久遍参。
闻说中原太平事,数行清泪湿征衫。

颂证道歌·证道歌

释印肃释印肃 〔宋代〕

狮子吼,无畏说,
直言恰似翻成拙。问渠何处住居家,
遥指前坡无处诀。

寿制使董侍郎

程公许程公许 〔宋代〕

秋云阴阴压边城,秋风飒飒飞边尘。
淮堧夕烽连岘首,往来羽檄无时停。
那筹楼上一长啸,环六十郡皆阳春。
老翁哺儿夸说尹,连年我禽歌即盈。
皇明如在殿西角,恩许借留为福星。
六弧标庆当拨度,载途鼎沸歌谣声。
请公细酌成都酒,拄笏看度西山云。
只将祭酒瞪目意,坐镇坤轴如砥平。
可怜儿辈见坎井,孰知我公身心廷。
天生人物关运数,岂为尔较山重轻。
淅江时巡今四叶,上流地险如建瓴。
强敌逆天久就厌,力困尚逞牙距狞。
胆折栈云不敢向,介胄酣眠宵彻明。
雅知折冲妙方略,胸中历历不啻行。
我闻四海如一体,手足谁异元相亲。
痒疴何适不关我,仁者顷刻字得宁。
吾皇盛德尧舜主,包瑕匿垢韬厥灵。
一朝震怒诏薄伐,天戈所指壶浆迎。
西南倚公九鼎重,草木亦自知威名。
宝书斑斓真学士,阵图反授诸将军。
频来宠光赫奕一,富有学问规经纶。
蜀才自昔比齐鲁,公既崇学扬其文。
更须度外物外外,声病未可拘豪英。
蜀民生理日艰急,公既减贱矜其贫。
张弓何时可复弛,一分可宽宽一分。
蜀边储峙仅虚籍,公既檄吏探其囷。
餽粮千晨忧不断,渭上可无人杂耕。
蜀兵十万今有机,公既选练蒐其精。
将骄易置端在我,尾大安得平如衡。
公心浑如古井水,沄沄外物何关情。
公才信是涧壑松,大厦安乐扶其倾。
勿谓蜀汉弹刃土,酂侯用这开西京。
间关武侯说良苦,千古大分垂彤青。
愿公为国一引手,饥食渴饮心经营。
从前规模会展拓,盖世事业看峥嵘。
旆旌扬风出子午,笳鼓动地超三秦。
毋使酂侯武侯得专美,蜀山岂无齐之石可磨亦可铭。
少徐带砺河山盟,命圭相印酬元勋,
胙士奕叶疏恩荣。却归麻坛之山命仙侣,
脯麟酌醴一曲歌长生。

放歌行

陈师道陈师道 〔宋代〕

当年不嫁惜娉婷,拔白施朱作後生。
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

堪笑 其三

方岳方岳 〔宋代〕

堪笑刘安苦学仙,云中鸡犬事茫然。早知官职乃如许,悔不人间差自贤。

© 2023 麓菍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